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茂县深化婚俗改革 着力“为爱减负”

发布时间:2025-01-06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为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引导破除婚宴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俗,茂县坚持以婚俗改革为抓手,以年轻人为中心,大力推广文明向上婚俗文化,倡导简约适度婚俗礼仪,擦亮文明婚俗文化底色,打造茂县婚姻服务品牌,和谐奏响婚俗改革“交响曲”。

多措培育文明婚俗新气象。为营造抵制盲目攀比、反对铺张浪费的新时代文明新风,茂县全面开展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多维度搭建平台,为“爱”赋能。一是打造温馨婚姻服务登记点。茂县民政局充分发挥婚姻登记机关婚俗改革主阵地作用,依托中国古羌城旅游景区,提升改造了婚姻登记大厅、颁证室、婚姻辅导中心、婚俗文化馆等,打造特色婚姻登记颁证点,推动“婚俗改革 文旅”融合发展。二是建设婚姻家庭辅导员队伍。充分发挥志愿者、社工、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村居妇女主任等力量在婚姻家庭辅导教育中的作用,建立了“社工 婚姻家庭”“法律 婚姻家庭”“志愿服务 婚姻家庭”等服务模式,不断丰富婚姻服务内涵,拓展婚姻服务渠道,为群众提供便利化的婚姻家庭咨询、指导等服务。三是搭建婚姻法律服务平台。设立专门的婚姻家庭辅导室和纠纷调解室,引入社工力量,为婚姻当事人提供情感沟通、心理疏导、关系修复、纠纷调解等服务,提高维护婚姻家庭的综合能力。结合“法律政策七进”“联户联情”等工作,开展“法律进家庭”宣传16场,接受法律咨询445人次,免费发放婚姻登记宣传手册16000余册。

多维树立文明婚俗新导向。为引导年轻人的婚姻家庭观念,引导提倡简约适度婚俗礼仪,茂县结合民族婚俗特点,培育塑造特色婚俗文化品牌,为爱减负,为幸福婚姻保驾护航。一是倡导规范婚嫁礼俗。结合挖掘少数民族传统婚嫁礼俗文化,传承倡导规范婚嫁礼俗和婚礼流程,摒弃天价彩礼、低俗婚闹、随礼攀比等粗陋习俗,编排了人文纪录片《喜事—云朵上的婚礼》。二是推广特色婚礼礼仪。引导全县广大青年积极践行节俭、绿色、创新、进步的新发展理念,做移风易俗、弘扬新风的践行者和先行者,2024年5月20日,茂县举办了“蜀结良缘情定羌山”首届集体婚礼。当天共办理结婚登记28对,印发抵制高价彩礼文明婚俗倡议书200余份,现场签约《婚俗礼仪公约》50余人。三是规范简化婚礼程序。通过宣读结婚誓词、朗读倡议书、颁证员致辞、签订婚事新办承诺书等方式,引导新婚当事人自觉传承孝善文化、举办文明节俭婚礼、推广优秀文化传统,使新人们在隆重的仪式中感悟婚姻的真谛,社会的责任。

多元释放文明婚俗新温度。积极构建贴近年轻人需求的婚姻登记服务,丰富服务方式,倡导婚俗新风尚,培树正确婚恋观。一是创新“婚姻联谊”交友形式。为切实服务单身青年婚恋交友需求,进一步拓宽青年人才的社交圈和朋友圈,增进青年人才之间的感情,促进青年人才交往交流,构建文明婚恋观,举办了“青春有约‘缘’来是你”青年联谊活动。二是创新“婚姻登记”服务模式。构建“婚姻登记 旅游”婚俗改革新格局,巧妙将中国古羌城旅游景点串联,建成集婚姻服务、人文旅游于一体的婚旅体验,邀请游客体验原汁原味的羌族婚俗活动,增强新人们办理结婚登记获得感。三是创新“贤人颁证”公益服务。建立特邀颁证员制度,邀请金婚夫妻、先进榜样、劳动模范等“特邀颁证员” 为新人颁证,让结婚承诺、颁证仪式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风尚,增强新人对婚姻的责任感。除进行常规的颁证仪式外,将每年5月20日设为“局长颁证日”,县民政局局长为新人颁证。

多方注入文明婚俗新动力。积极探索党群共建、全民参与的移风易俗新模式,坚持多措并举“聚合力”,增加婚俗文化服务供给。一是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建立县、镇、村(社区)婚俗改革联动小组,倡导婚庆、婚俗、婚仪、婚宴、随礼新标准,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婚俗陋习整治,确保婚俗改革高效落实。二是推进部门横向协同。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移风易俗的意见》,党员干部签订《党员干部喜庆事宜承诺书》《移风易俗承诺书》,民政、文明办、团委、妇联等部门联合开展移风易俗督导,引导餐饮服务公司在酒店醒目处摆放婚俗改革宣传海报,倡导俭朴婚宴风尚,避免奢侈浪费。三是赋能基层引领自治。引导各村(居)将文明婚俗、喜事新办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主动抵制陋习,着力规范婚礼仪式和操办模式,确保婚俗改革工作落地见效。(县民政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