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9-08-28
字体:
访问量:
分享到:

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1月23在茂县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县长  高加军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部署要求,在山西省的无私援助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和“抓重建、促增长,抓民生、解民困,抓稳定、促和谐”的工作要求,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攻坚破难,大力推进灾后重建,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社会政治持续稳定,较好地完成了县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2009年预计(下同)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亿元,增长75.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亿元,增长39.1%,第二产业增加值7亿元,增长152.7%,第三产业增加值2.5亿元,增长7.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0亿元,增长445.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18万元,增长115.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20元,增长21.4%;农民人均纯收入3025元,增长25.2%

一、灾后恢复重建高效推进,经济发展后劲增强

按照《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实施计划(中期调整本)》安排,以我县为实施主体的灾后重建项目,调整后涉及9个方面,共569个项目,规划总投资155.62亿元。全县累计开工457个,占计划的80.32%完工233个,占计划的41%;累计完成投资64.46亿元

(一)全面完成农房重建,城镇住房建设有效推进。始终把群众安居作为首要任务,落实各项措施和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城乡住房重建,加大安居房、廉租房建设,完成农村住房维修加固7415户、重建14348户;完成城镇住房维修加固2759户,重建1039户,全县人居环境发生巨大变化

(二)城镇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根据县城自然地理条件,突出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城市交通等重要环节,对城市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城市道路晋茂路晋北路、羌城古街南段、羌城古街北段、羌城古街西段,城镇供水设施、污水处理、滨河景观带等项目建设有效推进,城市骨架初具雏形,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

(三)农村建设项目进展顺利。全面启动了农村饮水、灌溉、产业等农业生产设施和农业服务体系恢复重建项目,以优质水果生产示范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优质种苗基地建设等产业项目为抓手,农业产业化有效推进。完成村组内道路618.4公里,完成机耕道建设557.28公里;农业服务体系完成768吨种薯发放及4800亩基地建设;农村供水工程开工228处,完工193处,解决了13434户,58802人的安全饮水;农村沼气项目发放太阳灶5100套,生物质炉5000台;完成沼气建设3000口;落实700户优质生猪养殖示范户、125户优质肉羊养殖示范户、200户优质肉牛养殖示范户。

(四)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得到提升。优先推进学校、医疗卫生机构等民生项目建设,完成了一批抗震设防标准高、设计理念新、配套设施全的新学校、新医院。一是教育项目31个全部开工, 24个竣工投入使用,建设面积35万平方米。二是医疗卫生项目35个全部开工,竣工25个。三是文化、体育、广播项目开工137个,竣工48个。四是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社会福利院、精神病院、县级政权建设、乡镇基层政权建设、村级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效推进一批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公共服务设施投入使用

(五)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顺利。一是交通项目:县道赤维路完成路面基层施工;黑虎路交工验收;永和乡路已完成路基11公里;松坪沟路、安乡路正在进行路基施工;完成通村公路728公里;茂县客运站即将投入使用。二是能源项目:完成10KV及以下农网异地安置户低压供电工程;电站发电能力全部恢复。三是水利项目:完成宗渠堰塞湖灾害治理;县城段河堤治理、牟托村攀川移民区河堤防洪工程动工建设;黑虎沟飞虹乡段等7个移民安置点堤防工程进展顺利;灌区工程全面启动,完成6处提灌站建设,22处灌溉工程,解决灌面1.8万亩。

(六)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有序推进。牢牢把握全州工业北上机遇,合理布局,积极吸纳和承接阿坝州工业产业,亚坪、太安、团结、槽木、茅香坪5个集中区的控制性详规、行洪论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地质灾害评估等工作已完成,集中区的道路、桥梁、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开工建设。茅香坪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可研工作正在进行中,园区移民安置有效推进。茂县羌族乡村旅游带建设、羌族文化旅游开发项目顺利推进着力推进市场服务体系恢复建设,启动了综合物流配送中心、粮食储备库、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建设项目,完成30个“万村千乡”市场农家店建设。

(七)防灾减灾顺利推进。茂县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对167处审定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治理,已实施南新白水沟泥石流等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完成治理4处,715户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全面完成;122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进行了恢复重建。

(八)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进展顺利。完成人工造林林草植被恢复32624亩,完成县城及重灾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6乡,受损甜樱桃基地土壤污染治理示范项目进入中期验收;对全县65355亩灾毁土地进行整理复垦,复垦整理灾毁耕地51456亩,灾毁宅基地3060亩、临时用地1035亩,新增耕地1050亩。

(九)大力开展精神家园建设。组织开展了“5.12”抗震救灾一周年纪念、羌族“瓦尔俄足”庆典、《羌魂》打造,参加第二届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活动并获得“天府大巡游”金奖,“茂县羌族少儿合唱团”参加全国首届少儿合唱电视公开赛,得金奖和最佳领唱奖两项殊荣歌舞编创展示、羌文化生态保护核心地建设等项目正在全面实施,为灾后重建凝聚起强大精神动力。

(十)对口援建高效推进。中央对口支援方案确定后,山西省举全省之力帮助我县重建美好新家园。3400万山西人民与茂县人民心手相牵、共克时艰,援建工作务实高效。在山西省对口援建工作领导组和驻茂前线指挥部强力对接和辛勤工作下,坚持规划先行、民生优先、科学重建,对口援建项目快速高效推进,一大批援建工程交付使用。

山西和我县确定对口援建项目两批36项,项目涉及城乡住房、教育、卫生、广播电视、交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羌族博物馆、城市道路等方面,预计使用资金21亿元。援建项目开工36个,完工17个,到位资金13.2亿元。

    开展对口援建工作以来,山西省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深入茂县灾区视察,亲自听取工作汇报,亲自检查重建情况,对援建作出重要指示。山西省急灾区人民之所急,帮茂县重建之所需,在人力、财力、物力、智力等方面为我县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6000多名医疗、公安、工程建设、纪检监察、审计、民政等各条战线的山西援建工作者奔赴灾区一线,承担了重要项目的工程建设,积极有效的帮助我县提升、完善灾后重建规划,加强项目和资金的管理,开展医疗卫生服务、交通勘测设计、地质灾害评估、水利踏勘、农房重建技术指导、维护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工作,山西省以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用巨额的投入、周密的举措、迅捷的行动、空前的力度,演绎了血浓于水的骨肉真情,抒写了倾情帮扶的至亲厚意,展示了开拓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和亲民为民的情怀,充分体现了与灾区群众血脉相连的手足之情,山西人民的深情厚谊和无疆大爱,茂县人民将永远铭记。

二、经济社会取得新进步

(一)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坚持以农业灾后恢复重建和农民增收、构建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建设为目标,以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重点,采取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的有效措施,积极依靠科技、增加投入、创新机制,农业生产实现恢复性发展。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41235万元,比上年增加11440万元,增长38%,其中:农业收入17941万元,增长62%,其他产业收入19589万元,农民外出劳务收入37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25元,增长25.2%

农业生产恢复发展。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16311亩,比上年增加21512亩,增长11%。其中:粮食作物播面137208亩,增长3.9%,粮食产量30240吨,增长11.48%;蔬菜面积45049亩,增长19.68%,蔬菜产量106248吨,增长42.69%;水果面积26819亩,增长7.16%,产量19614吨,增长14.61%

畜牧业实现恢复性增长。畜牧业产值达14575万元、比上年增加5972万元、增长69.42%。年末各类牲畜存栏143324头(只)、增加21448头(只)、增长17.6%,其中生猪存栏50896头、增长11.82%;各类牲畜出栏116961头(只)、增长46.84%,其中生猪出栏95897头、增长37.59%;各类牲畜出栏率78.67%,总增率84.33%;肉类总产量10618吨,增加4874吨,增长84.85%;牛奶产量达40吨,禽蛋产量134吨。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水西灌区等12个灌溉项目开工建设,完工2个;完成以工代赈灌溉项目22,解决灌面7333亩;完成提灌站建设6个,改善有效灌溉面积1410亩;16个农村客运站全面完工;完成“四改两建”改厨7228户,改圈改厕5813户,改水7228户。

科技工作不断加强。进一步加大科技兴农工作,以科技宣传、普及、项目实施为重点,大力推广和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完成培训新型骨干农民731;农民适用技术培训人次47018人次发放各种适用技术和科普资料48000余册。圆满的完成了茂县科普资源调查统计任务;成功创建四川省科普示范县。

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完成生态林11898亩的苗木栽植,补植“5.12”地震损毁退耕还林面积 1.31万亩,完成天保工程人工造林5000亩,在九环沿线地质滑坡地段播撒草种4000余亩,义务植树37.2万株,连续36年无重特大森林火灾发生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查摸底、确权、勘界工作和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

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工作进展顺利20个整村推进顺利,共实施村内联户道路硬化工程61公里,铺设饮水管道46公里,建蓄水池31口;完成改厕改圈2322户,34830平方米;建院坝1279户,硬化水泥院坝12790平方米;改厨463户,改造清洁卫生厨房4630平方米;实施村内道路硬化330公里;入户电网改造1019户;种植无公害蔬菜面积4880亩,粮食作物2180亩,特色水果及干果等2350亩。完成土地平整4200亩,实施34个村测土配方施肥。

完成易地育人项目改扩建校舍及生活服务用房2340平方米,购置教学、生活设施设备1330套,学生生活补差770人。完成了维城乡九龙村大骨节整体搬迁工程,兑现粮食更换1976人,供应粮食2.96万公斤。全县大骨节病人分别实行了农村低保、医疗救助、集中供养。完成综合大骨节病防治安全饮水项目17个,贫困村饮水国家扶贫项目14个,解决6282人的困难饮水问题。

各项惠农政策性补贴进一步落实。兑现农村客运车辆、出租车、城市公交石油价格补贴61.15万元;为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兑现粮食直补资金63万元、农资综合直补资金595万元;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4107.44万元;补贴家电下乡产品5158台(件),补贴资金110.86万元;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286台,补贴资金115.2万元;补贴农民购农机具1866台具,补贴资金150万元。

(二)工业经济恢复发展。全县工业经济保持了良好增长势头,原有的7户规模以上企业全部恢复生产,新增2户规模以上企业(四川远通白溪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四川希望电盐产业有限公司)。茂县500KV 变电站全面修复,恢复变电容量150KVA。所有大中小型电站全部恢复发电,恢复装机56.249万千瓦。茂县鑫盐化工有限公司1.8万吨高氯酸钾建成投产;茂县树德水泥厂60万吨粉磨站厂房建设完工,设备安装基本完成;其他规模以下企业产能全面恢复。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亿元,增长198.72%,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增加值4.45亿元,增长181.64%,超过震前历史最高水平。

落实国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恢复重建。落实企业恢复重建补助资金3076万元、安排重点工业企业搬迁补助4700万元;兑现国家扶持中小企业恢复生产的专项补助30万元,落实省财政扶持企业恢复重建资金275万元,促进了企业恢复发展。

商贸流通体系逐步成型。加快县乡村商业网点和市场服务体系恢复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光明、富顺、土门等农贸市场建设进展顺利;新建“万村千乡”市场便民连锁店9个,农资农家店37个,恢复商业网点2621个,粮食储备库、综合物流配送中心、生猪定点屠宰场正在加紧建设。进一步规范行业管理,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确保市场繁荣稳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30万元,增长52.3%

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始终坚持“以资源引资金”、“以特色引资金”、“以地理环境优势引资金”的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推介招商,探索实施重点招商,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引进省外资金24756万元,完成年度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的123.78%

做好企业改制工作,切实维护企业稳定。为了妥善解决改制企业的遗留问题,对县食品厂、和谐建辅建材进行了改制工作,解决了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建房补贴、补欠工资等问题。

(三)旅游产业恢复发展。结合灾后重建,加快原生态羌文化展示区和乡村旅游带建设,创建乡村旅游品牌,不断完善旅游要素,提升产业素质,加快羌文化旅游目的形成,加强灾后宣传促销,从业人员培训,推进旅游环境专项整治,加快旅游设施恢复重建,全年接待游客14万人,实现经济收入9002.33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16.7%107%

(四)交通通讯进一步改善。利用突出的区位优势,加快建设交通枢纽,全力配合做好茂绵公路、国道213线、省道302线改扩建和成兰铁路工程建设;县道黑虎路交工投入使用,松坪路、安乡路、赤维路正在加紧建设,县乡村道路状况有效提升。强化交通运输管理,狠抓塌方易发区域、危险路段的安全值守和保畅工作,认真治理公路五乱,加强运管执法,全县交通运输市场的平稳、健康、有序发展。通信网络覆盖全县22个乡镇,149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5%,客户总数超过6万。

(五)城镇管理不断加强,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以县城恢复重建为龙头,狠抓城镇建设和管理工作,城镇面貌有了明显变化,城区建设快速推进。大力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治理,突出主要路段、重点区域的管理,组织推进户外广告设置市场化运作机制,城区主要路段、区域的广告标牌统一规范;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加强环卫规范管理,逐步实现环卫工作“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公共绿化面积逐年增加,恢复新植绿化面积达15000平方米,草皮14000余平方米,绿化围栏1800余米,增添垃圾桶、果皮箱750个,城镇面貌得到有效改观。

(六)财税金融运行态势良好,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坚持以构建公共财政为目标,以增收节支为重点,努力培植财源,强化税收征管,积极组织税收收入,合理调度财政资金,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收入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18万元,增长115.94%关系民生方面的公共支出、农林水、社会保障、教育科技和文化、医疗卫生等支出得到普遍提高。金融机构统筹信贷投向,加大贷款投放力度,重点支持灾后基础设施、产业重建、住房和农村建设,信贷总量保持合理增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4708万元,比年初增长107.3%,各项贷款余额122875万元,比年初增长92.5%

(七)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实效。为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展示灾区良好精神风貌,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作为灾后重建的重要工作来抓,大力开展以城区、乡镇、村(社)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切实做到思想认识、组织保障、宣传教育、经费投入、建章立制、实施问责六个到位,建立健全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形成了县、乡、村、组整治网络,按照城镇“七好”和农村“四好”要求,深入开展“七进”活动,着力抓好市容市貌、乡容村貌的综合整治,群众环境卫生意识普遍提高,城乡环境面貌有了显著改善。

(八)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一是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全县城镇低保家庭和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同步享受“两免一补”政策。投入各中小学校预算内公用经费333.93万元,对18068名中小学生免收教科书费、学杂费;对8930名贫困学生享受寄宿制生活补助资金1071.6万元;补助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78万元,对1020名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资助。二是投入财政资金2619万元,兑现全县教师绩效工资,提高了教师待遇、改善了教师生活。三是化解历年所欠“普九”债务2526万元,圆满完成了“普九”化债工作。四是积极推进“9+3藏区免费职业教育,安全护送353名学生到州外中等职业学校就读。五是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完成国家、省、州、县级培训1012人。为了提高我县中小学寄宿制学生的生活质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编外生活指导教师100名,炊事人员155名,保安30名,县财政投入资金530万元,保证了寄宿制学生的生活质量,加强了寄宿制学生寝室文化和内务整理工作。

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整合一切资源,调动一切力量,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群众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88339人,参合率为98.15%,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补偿参合农民12912人次,补偿总金额806.4万元;积极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基础免疫接种率达98%,加强免疫接种率达83.3%;强化饮水和食品卫生安全,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市场专项整治,保障了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妇幼卫生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重大疾病防控和卫生应急能力显著增强。

人口计生工作扎实开展。全面加强计划生育新机制建设,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扎实抓好生育文化,计生村(居)民自治,加快计生信息化建设步伐,建立并完善人口统计信息库和基层基础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积极推进“少生快富”、“生育文化”工程,出生人口数控制在1116人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4‰,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02‰,落实计生“三结合”帮扶任务430户。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奖励扶助对象216人,特别扶助对象27人,奖励扶助少生快富家庭13户,圆满完成州下达给我县的年度人口目标控制任务。

广播电视、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全年制播《茂县新闻》265组,播出新闻1638条,节目制作和播出总量递增24%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监督作用,为全县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经济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社会稳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全面推进灾后文化恢复重建各个项目建设,大力弘扬羌民族文化,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加大了民间文化的抢救与保护,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全民健身日”活动及各种体育活动,倡导文明新风,加强精神凝聚。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进程,开展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完成全县22个乡镇的文物普查调查,开展羌族民俗文物的征集工作,加强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有效拓展了文化遗产保护广度和深度。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申报了2名国家级、6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传承人。完成了《茂县志》(19882005)、《汶川特大地震茂县抗震救灾志·救援安置卷》的编纂,《茂县年鉴》(20062008)编纂出版。完成了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文博、图书、新闻出版、农村电影、文化市场管理等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社会保障和就业工作不断加强。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进一步提高。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9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6%以内,完成劳务转移输出14129人,公益性岗位安置1740人。积极落实社会保险特殊政策,发放困难企业岗位补贴196万元,受益企业18家,受益人数4635人次;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力度,有效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城乡低保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比上年增长154.14%全年累计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85000人次,1179.59万元;累计发放农村低保213253人次,1190.69万元,Ⅰ、Ⅱ度大骨节病人无条件纳入农村低保;支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204万元、受益1344人次;城镇居民医疗保险50万元,受益290人次。城市医疗救助78.94万元,受益186人次;农村医疗救助399.98万元,受益1665人次。双拥优抚、残疾人、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得到加强。

(九)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坚持和完善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向县政协通报情况的制度,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41件,政协委员提案25件,答复率100%,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建议得到认真采纳。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政府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和决策评估制度,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进一步规范招投标行为。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健全综合考评和效能监测机制,加大政务督查力度,办事效率不断提高。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加强应急管理,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快速反应机制,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认真落实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三项制度”,加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保留行政审批事项137项,清理规范性文件112件。深入贯彻中央、省、州惩治和预防腐败实施纲要,坚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深入开展廉政文化“六进”活动,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三谈两述”和询问质询制度,从干部思想、制度规范、监督体系着手,进一步规范干部执政行为,不断增进干部自律意识。认真清理“小金库”,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建立健全政府性资金和财政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财政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对灾后重建、重大项目实施全程审计监督,红十字会、慈善分会、“特殊党费”等社会捐赠资金使用监管做到公开透明。认真执行建设标准、项目程序、财经纪律,从项目资金的下达开始监管工作同步进入、同步检查、同步审计、全程监督,促进科学重建、阳光重建、廉洁重建。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进一步强化信访工作,建立健全信访工作机制,三大调解联动联调机制,深入开展“大排查”、“大调解”、“大整治”行动,有效防止各类群体性事件和妥善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公安基础工作,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大力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深入进行“严打”整治专项斗争,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切实加强安全生产,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承诺制、联席会议制度,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社会保持稳定。认真做好拥军优属工作,军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密切。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加强国防动员工作和后备力量建设。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保障民族平等权利,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全县政治稳定局面进一步巩固。

全面完成了“八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工商、质监、机构编制、保密、档案、气象预报、人工增雨(雪)、防雷、地震监测、邮政、烟草、供销、老龄、残疾人、外事台侨、无线电管理、防汛抗洪、防空、妇女儿童等工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2009年,是我县灾后恢复重建关键的一年,又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对口支援山西省委、省政府和山西人民无私援助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齐心协力、扎实苦干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对口支援山西省,各位代表,各位委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公安干警和驻县部队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茂县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经济发展速度还不够快,经济总量相对较小,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程度还不够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新形势下不确定因素增多,维护稳定任务艰巨;经济发展环境还需进一步优化,政府及组成部门的行政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干部思想不够解放,精神状态不佳,工作作风不实,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等等。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准备,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2010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实现“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最后一年,是灾后恢复重建的决战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2010
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九届七次、州委九届十次全会、县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县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继续坚持“加快重建、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总体取向,夯实一个基础,扭住四个关键,抓项目攻重建,
抓民生保平安,抓园区建产业,全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及其它各项工作,产业重建、城镇重建、交通重建、设施重建等重大重建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民生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以“安全、富裕、文明、人文、生态、和谐”新羌城为目标的县城建设迅速推进,社会政治持续稳定,区域硬实力和软实力不断提升,努力实现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任务,把茂县建设成为阿坝州交通枢纽地、工业集中发展地、羌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商贸物流集散地的经济中心城市,圆满完成“十一五”规划,为“十二五”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主要目标任务85%以上,基本完成灾后重建任务全县生产总值13.2亿元,增长13.8%,力争达到14.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亿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800万元,增长25.4%,力争达到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亿元,增长15.9%,力争达到2.75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25元,增长16.5%,力争达到362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00元,增长15.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全力以赴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着重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推进重大民生工程,努力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

加快民生和公共设施重建。继续把住房、学校、医院恢复重建摆在优先位置,保质保量完成重建任务。5月底,基本完成城镇居民住房重建。9月底,全面完成学校、医疗卫生机构恢复重建。基本完成市政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城镇基本功能形成并初具规模,基本公共服务超过震前水平。

扭住交通这个关键,加快建设交通枢纽地。紧紧围绕“畅出口、强骨架、上等级、保安全、破瓶颈”的发展思路,加强协调服务,营造优良环境,全力配合做好茂绵路、茂北路、成兰铁路的建设和川汶路的改造升级。重点抓好安乡路、渭永路、松坪沟景区路、赤维路等县乡道路的建设,做好通村、通组、连户路的建设,认真实施交通扶贫项目,完成“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任务。

加快生态修复进程。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加快森林植被恢复、林地生态监测、自然保护区重建等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生态林工程。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环评审批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科学推进干旱河谷综合治理,完成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5平方公里,全面完成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大力开展土地整理项目,有效防范次生灾害。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综合实力

坚持投资拉动,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确保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加强协调服务,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合理调配施工力量,严格按时间节点推进,千方百计加快在建项目进度,抓好续建和收尾项目建设,促进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发挥效益;同时围绕调整产业结构、优势资源开发、重大民生需求、统筹城乡发展,尽快储备一批项目。

夯实农业基础,全力做好三农工作。抓住我县作为全省农业基地强县培育县、全省林业基地强县培育县的有利契机,依托灾后重建项目,以“三百”示范工程为平台,进一步稳定、完善和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完成高半山村“四改两建”、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和风貌提升,全面改善高半山生产生活条件。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绿色菜、特色果、生态畜、道地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努力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积极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壮大重点龙头企业,扩大农产品原料基地。扶持专合组织健康快速发展,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系、风险防范和稳定增收机制。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大地理标志产品申请和保护。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85万吨。

扭住工业这个关键,建设新型工业集中发展地。深入实施“北上外联”发展战略,围绕推进规模化、集约化、新型工业化,狠抓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成东兴、槽木、团结220千伏变电站,协助四川希望水电开发公司做好赤不苏流域梯级电站开发,争取大寨子电站和维城电站建成投产,新增装机3.3万千瓦;完成亚坪、太安、团结、槽木的道路、桥梁、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协助工业园区入驻企业四川岷江雪盐化有限公司45万吨氯酸钠、10万吨高氯酸钾、10万吨亚氯酸钠、5万吨双氧水生产线,茂县新纪元电冶有限公司30万吨电石生产线,茂县跃发有限公司24万吨电石生产线,阿坝大秦铬业有限公司10万吨高低碳铬铁生产线,阿坝恒兴合金有限公司10万吨铁合金生产线,四川岷江电化有限公司30万吨电石生产线,茂县宇宫炭素有限公司6万吨石墨电极生产线,茂县潘达尔硅业有限公司10万吨化工级金属硅和3万吨微硅粉生产线,阿坝嘉铣硅业有限公司5.25万吨工业硅和5万吨硅粉加工生产线,四川大洋硅业有限公司8万吨工业硅生产线建设步伐,提高园区吸纳功能和承载能力,按专业化分工、生产配套协作、产业链相关的要求,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调整产业内部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培育壮大技术基础好的成长型大中小企业,着力打造一批对经济拉动作用大的重点品牌。支持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确保茂县树德水泥厂投入生产。启动茅香坪集中区土地征赔、拆迁、安置等工作。确保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8亿元。

加速旅游振兴,建设羌文化旅游目的地。坚持以羌文化核心保护区为支撑,以羌民族历史、文化、遗存为基础,深度挖掘羌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目的地建设,实施旅游“重振、升级、统筹、创新”工程,全面开展“旅游重点项目突破年”、“乡村旅游富民服务年”活动,加快九顶山、松坪沟等重点旅游区建设,推进旅游线路统筹,发展短程旅游。紧扣“以旅富农、农旅结合”主题,全面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全力打造坪头、杨柳、牟托等10个精品旅游村,创建乡村旅游品牌规范发展演艺、购物市场,努力提高旅游人均消费水平。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构建行业诚信体系。确保接待海内外游客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3亿元,分别增长185.7%155.6%

加快商贸物流集散地建设。坚持以推进建设现代流通为突破口,加大县乡村商业网点和市场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和完善引导刺激消费的政策措施,积极培育一、二、三产特色产业,构建现代商贸集散地。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大力实施家电、农机具、汽车摩托车下乡和以旧换新等促进消费政策。加快城乡市场服务体系重建,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完成全县9个乡级店建设及32个村级店建设,力争全面完成市场工程建设任务加强农资、建材等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违法生产行为,保持价格水平总体稳定。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强化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明确工作职责,完善政策措施,广招天下客商。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生态环保要求的前提下,依托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基础,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积极参加重大投资经贸洽谈活动,推进园区招商、企业招商、分类招商和产业链组团招商。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营造公正、公平、公开的招商引资环境。

加强财税金融工作。强化税收征管和非税收入管理,大力培植财源,努力增加财政收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惠民生、促发展、保稳定的支出需要。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充分发挥政府性资金的放大效应,吸纳和动员社会资本投入。健全财政监督管理机制,全面推进支出绩效考评,确保财政收支平衡。引导支持金融机构有效整合信贷资源,保持信贷总量均衡合理增长。加强信贷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的协调配合,大力支持灾后恢复重建、民生工程、园区建设和企业发展。强化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保险业发展。

三、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抓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确保小学、初中入学率达到99%98.5%以上。实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完善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建立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和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加强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学生管理。积极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大力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强重点领域科技攻关。发展壮大果、菜、药、畜特色优势产业。开展科技惠民活动,完善科普热线服务功能。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新建、完善一批科普示范基地,扩展示范带动面。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培养、引进自主创新人才,打造自主知识产权品牌。

提升人口和卫生服务水平。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试点,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加强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重大传染病、地方病防治。提升旅游沿线和景区医疗急救能力建设。大力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做好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加快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做好灾区再生育服务,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内。

积极推进文化建设。推进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藏羌民俗文化走廊产业、羌城项目建设,建立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集群,加大对外文化交流力度,提升羌文化影响力。加快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积极参加第六届省少数民族艺术节、第十三届省民运会。深入开展九环线千里文明走廊创建活动,巩固提高精神文明创建成果。继续抓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加大传承人扶持力度。加强“扫黄打非”工作。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成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完成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任务。

大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继续巩固扩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果,深入实施“四项工程”和“七进活动”,初步形成城乡环境优美、生态良好、风貌协调、庭院美化、村容整洁、民风文明的新气象。精心编制实施环卫、绿化、交通、集贸市场、污水和垃圾处理等专项治理规划,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快城乡环境相关行业改革,理顺城乡环境综合管理体制,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增添清洁卫生设施,加强管理队伍、技术队伍、日常维护保洁队伍建设,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按照“四注重、四提升”、“三打破、三提高”的要求,推动城乡风貌建设上水平上台阶。加强群众环保教育,增强卫生意识,养成文明习惯。达到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评价体系要求,建立起覆盖城市、乡镇、村庄的城乡环境治理和管理长效机制。

四、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强化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深入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整治污染企业,加快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及配套设施建设。着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加强城乡饮用水源地监督管理和示范工程建设。坚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深入推进改革。加大资源有偿开发和就地转化力度,推进探矿权、采矿权分离,规范矿产资源市场。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林业企业规范管理。全面实施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和增值税转型改革。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系,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投资、医药卫生、文化和司法体制、征地补偿制度改革。推进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搞好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全民防灾避灾能力。加强防灾减灾预测预报,推进减灾救灾综合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健全社会动员和灾害应急机制,提高地震、气象、森林草原防火、防汛抗旱、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加快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和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健全救灾物资管理使用制度,提高灾害救助能力。

五、深入实施民生工程,切实改善人民生活

深化扶贫开发和综合防治大骨节病试点。抓好跨年度工程,按时完成大骨节综合防治和异地搬迁工程任务,做好新村扶贫项目工作,切实加强新村扶贫和整村推进工作,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确保2010年目标任务的落实和全面完成。

提升就业质量。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畅通就业渠道,拓宽就业领域,开发就业岗位,深化就业援助,提升就业能力,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发挥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健全外派劳务运行机制和服务体系,拓展州外劳务市场。

完善社保体系。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医疗、养老保险。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妥善解决社会保险历史遗留问题,推动解决特殊群体参加社会保险问题。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将失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险。扎实做好社会保险基金专项治理工作。完善城乡低保制度,推行分类施保,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提高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水平和集中供养率。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解决低保边缘群体、低收入群体的临时生活困难。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增加群众收入。把群众增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及时、足额兑现支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强化农民负担监管。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进一步完善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部分优抚对象待遇。

六、精心编制“十二五”规划

认真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经验,科学分析变化的县情,从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社会建设的战略性推进为目标,登高望远、承前启后、体现特色、突出重点,完成重大课题研究,做好与国家、省、州规划的对接和衔接,科学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发展的专项规划,提高规划的预见性、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为实现“四地一中心” 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七、确保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反对分裂维护稳定。高度警惕、严密防范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坚决打击分裂祖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经济社会发展的犯罪行为。充实基层维稳力量,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巩固寺庙清理整顿成果,健全警寺联防机制,深入开展“爱国爱教、持戒守法、助民为乐”主题活动,广泛团结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争创第二轮省级平安县。加强社情民意收集,健全维稳情报信息会商研判制度,进一步完善维稳应急预案,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完善军警民联建、联防、联动、联治机制,提高维稳整体协防水平和机动处置能力,全力维护政治稳定、社会稳定、边界稳定、治安稳定。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加快村()民自治规范化进程,完成第八届村()委会换届工作。加大村务公开力度,保障村()民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做到应援尽援。完成“五五”普法目标,编制“六五”普法规划,开展法律“五进”活动,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和法制意识。推进公正廉洁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创新社会管理体系。健全落实安全生产制度,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进一步加强乡镇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完善预案体系,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强化预案演练和应急值守,推进县级应急平台建设。深化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进一步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妥善处理工程建设、土地征用、房屋拆迁、涉法涉诉、涉灾涉校等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综合整治治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严打专项斗争,依法严厉违法犯罪,确保社会治安平稳。健全群众利益维护机制,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合法权益。

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强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提高综合保障效能。积极开展国防动员“五个一”活动,增强全民国防意识。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做好征兵、转业复员退伍军人安置工作。深入开展拥军优属和军警民共建活动,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八、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政府行政能力

进一步推进学习创新。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强化学习动力,构筑学习互动平台,不断提升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要加强调查研究和探索实践,重视研究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善于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从政策和机制的层面提出对策措施,用发展和改革破解难题。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善于把中央、省委、州委和县委的决策部署和自身实际结合起来,把做好当前工作和谋划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精减审批项目,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加快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提高主动公开的深度和广度。深入开展行政机关效能建设,健全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和事务性活动,推行行政问责和政府绩效评估。坚持纠建并举,切实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倍加珍惜对口支援的大好机遇,搞好保障服务,创造优质政务环境。倡导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对决定的、承诺的事项,坚决做到,定了就干、干就干好,一抓到底,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

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制监督,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行政复议、行政执法督查和仲裁解决纠纷制度。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接受公民、社会和新闻舆论的监督,健全约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制度,完善领导干部接访制度,认真办理和落实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重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

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按照中央“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反腐倡廉总方针,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深入推进预防腐败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切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成效。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注重发挥监察、审计的职能作用,以灾后重建、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资源开发和经销等领域为重点,深入推进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政府性资金、社会捐赠资金、重大投资项目的监察审计,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加强政府采购,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以节约型政府带动节约型社会建设。

各位代表,实现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家园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信息